两个月,第四家,上市!
12月27日,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佑驾创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格为17.00港元/股,由中信证券和中金联席保荐。这已经是短短两个月内第四家上市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
引入两家基石投资者
成立于2014年的佑驾创新是一家中国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覆盖领航、泊车和舱内功能在内的驾驶体验关键环节,逐步开发从L0级到L4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目前,佑驾创新的解决方案可分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和车路协同三大业务模块。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12月5日,佑驾创新累计为35家整车厂进行量产。
此前,根据招股书,佑驾创新在本次发行中引入了康成亨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及Horizon Together Holding Ltd.两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超5.4亿港元。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至2023年,佑驾创新的营收分别为1.75亿元、2.79亿元和4.76亿元。
佑驾创新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40%将主要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并招聘与留任相关研发人才;约30%将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解决方案竞争力;约20%将用于加强销售和营销能力;约10%将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自动驾驶上市“输血”
2024年来,自动驾驶企业IPO冲刺加速。
11月27日,小马智行挂牌纳斯达克;10月25日,文远知行在纳斯达克上市;10月24日,地平线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此前,速腾聚创、如祺出行、黑芝麻智能等已登陆资本市场。希迪智驾、福瑞泰克等企业也已递交上市申请。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共有14家中国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在各大交易所上市或推进上市流程。
具体来看,这些公司业务涉及出行服务、激光雷达、智能驾驶芯片等领域,投资方不乏知名投资机构和整车企业等。比如,如祺出行是广汽集团旗下智慧出行平台,业务涵盖出行服务、技术服务和车队销售及维修;速腾聚创是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供应商;黑芝麻智能、地平线机器人均为智驾芯片供应商。
为何密集上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自动驾驶企业规模和估值已到了一定体量。大部分企业与早期投资者签订的回购条款已到期。随着回购条款期限的临近,上市成为重要的退出路径。
盈利仍待突破
上市背后,自动驾驶企业的“盈利”仍是关键词。
其中,推动Robotaxi规模化推广成为不少业内玩家的共识。
近日,小马智行与北汽新能源签署L4无人驾驶车型开发技术合作协议,计划在2025年完成并推出首批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车型。此前,小马智行与广汽埃安合作,共同研发全冗余前装量产Robotaxi车辆平台。双方计划推出至少千台量级规模的埃安Robotaxi车型,首批将在2025年完成并率先在大湾区落地,未来将覆盖更多区域和国家。小马智行与丰田也有长期合作。
今年5月,百度在Apollo Day 2024开放日上称,百度Apollo计划今年内在武汉部署千台无人车。据介绍,“萝卜快跑”的目标是,到2024年底,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在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2024年第三季度,百度的自动驾驶服务萝卜快跑提供的自动驾驶订单为98.8万单,同比增长20%。截至2024年10月28日,萝卜快跑累计为公众提供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超过800万单。
同时,自动驾驶企业在矿山、港口等细分、封闭的应用场景不断落地。“未来,具备智能驾驶技术的电动汽车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以往智能驾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乘用车领域,但现在投资机构开始关注商用车智能驾驶市场。商用车的运营场景相对固定,对智能驾驶技术的需求迫切,例如在物流运输、港口运输等领域,智能驾驶技术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宏景智驾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者:谭镕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