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存量资源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有力抓手。走进宁河港湾大厦高端会务型酒店项目现场,工人们干劲十足,机器声、人声交织,热火朝天的奋战气息扑面而来。这个项目背后,是宁河区破解历史难题、盘活存量资源的不懈努力。
宁河港湾大厦高端会务型酒店项目现场。宁河融媒 供图
总占地30亩的宁河港湾大厦高端会务型酒店项目,原为长期闲置项目。2024年,天津奥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司法拍卖手续取得了所有权,决定转化为星级酒店项目进行运营,不仅成功盘活了存量资源,更为宁河高端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量。目前,企业正加速施工,预计2026年正式营业。
“未来我们将把它打造成一个服务京津冀的高端会务酒店,共有三座建筑物,其中主建筑13层,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计划客房180间,配套有1400平方米会议中心和3600平方米康体中心。基于准星级酒店定位,将为来宁河的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同时,也为宁河各项文体赛事活动、会议展会提供更大支持,助力宁河‘农文体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天津奥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贾鑫说。
针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2022年至2024年,宁河区深入开展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三年专项行动。2024年至2026年,该区又进一步启动“盘活存量资源三年行动”,统筹推进资源资产盘活利用。
随着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盘活存量资源工作的深入,宁河区领导干部更加敢为善为、奋发有为,体制机制、方法方式持续创新,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盘活存量资源“宁河路径”。
盘活存量资产:“解决遗留问题就是解决发展问题”
宁河区在盘活存量资源这场“攻坚战”中迎难而上、善作善成。
2023年12月,天津市委全会提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三新”“三量”工作,是天津市委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谋划实施的有效路径,也是做好全市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和突破口。
宁河区作为天津市盘活存量资源试点区,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和盘活存量资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此,宁河区成立了盘活存量资源三年工作专班,由区发改委牵头,形成“六个一”工作机制——一套专班、一张分布图、一张统计表、一份底册、一份盘活清单、一份方案,为工作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盘活存量资产,是发展所需、民生所系、群众所盼,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022年区解遗办一成立,就明确了10项重点任务,直接上手盘活存量资产、解决民生重大事项。
2023年,宁河区结合主题教育,决定在全区开展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攻坚战,对全区存量资源持续开展大起底、大清仓,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专班,定期调度、销号管理、加强督导、强化考核。截至2024年底,宁河区共梳理出历史遗留问题158个、化解154项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宁河区解遗办“啃”的第一块“硬骨头”就是港湾大厦,为了将港湾大厦项目打造成解遗标杆,宁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书记白凤祥先后6次作出批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尽快进入破产程序、全面梳理债权关系、推动司法拍卖、同步推进招商引资等具体意见和要求。区长惠冰跟进项目现状和盘活进度,多次接待意向投资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解决遗留问题就是解决发展问题。”时任宁河区解遗办副主任的王兆辉告诉澎湃新闻,“解遗过程中,我们依法依规用足用好政策,用力用心用情盘活存量资源,尽量让相关方都满意。”针对港湾大厦项目存在的抵押、查封等堵点、难点,宁河区解遗办组织破产管理人律师团队进行研究分析,邀请天津市权威破产律师对案件法律问题和财产处置方案进行深度剖析,并主动向天津市二中院相关领导及法官请教沟通,为破解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和实操路径。
盘活的关键是“活”,为了让低效“沉睡”资产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宁河区解遗办坚持“两条腿”走路,边破产、边招商,全程做好“保姆式”服务。2024年10月31日,天津奥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司法拍卖手续取得了港湾大厦所有权。
“盘活一个,带动一片”。茂川大厦的盘活,带动了周边一条街的焕新。
高达22层的茂川大厦本是宁河区的城市地标之一,2015年,茂川大厦竣工验收并办理了产权证,之后由于茂川公司资金链断裂,大厦陆续陷入闲置、涉诉的泥淖里。2023年1月,茂川大厦被纳入宁河区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任务清单,解遗办先后推动解决了债权人信访、财产分开处置、资产评估、隐性债权处置等难题。2024年7月,历经5次拍卖,天津市宁河区兴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摘得茂川大厦。
据了解,兴宁集团正在对茂川大厦周边房产进行整合,增加餐饮、健身、便利店等多元功能业态,同时积极引入金融保险、电商、设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入驻,力争形成商业集群。
在王兆辉看来,解遗办负责的几个重点盘活项目能够圆满完成,领导重视是关键、组织保障是基础、责任担当是核心、依法依规是原则、确保稳定是前提。
让闲置资源“活”起来:向资源“存量”要发展“增量”
盘活存量资源,不仅要“因盘而活”,更重要的是要“盘而有效”。
一大批宁河企业,也因为盘活存量资源行动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进而激发区域发展新动能。
成立于2001年的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以下简称“红星公司”)坐落在宁河经开区,是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占地面积125亩,总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总投资近1亿元,为宁河区重点税源企业。
红星公司地块原土地出让合同于2024年7月30日到期,北京红星总部考虑到宁河厂区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不符,计划合同到期后将红星公司整体迁出宁河,另选他址建设智能化产业基地项目。
获悉红星公司外迁的计划后,宁河区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企业问询需求,成立了帮助、服务企业提升改造的工作专班。该工作专班担负起“招商大使”的重任,先后多次带队赴京拜访、接待北京红星公司各级负责人来宁、赴市相关部门沟通汇报,千方百计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宁河区经开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宁河经开实业”)联合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制定了三套详细的解题方案,在用地选址、手续办理、服务企业等方面倾尽全力。
根据红星公司提出的选址再建、现有项目不停产等需求,宁河区精准筛选了匹配的土地资源,企业也看中了宁河经开区内两宗相邻的“低效”地块,但两宗地块存在着经营纠纷。为帮助企业消除用地“障碍”,宁河区主动化解矛盾,使得土地重新盘活出让。
经过各方多次探讨,宁河区探索出一条“精准招商+组合盘活+精准服务”的解题路径,提出“置换经开区域内红星与芦台春酿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芦台春”)两宗地块+同步盘活宁东盛源闲置地块”的设想。这套方案赢得了红星公司、芦台春公司、宁东盛源公司等相关方的一致认可。
通过这一系列精准、高效的盘活措施,红星公司智能化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宁河,红星总部计划将投资额由5亿元追加至8亿元。同时,芦台春公司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芦台春文创园升级改造项目”,联合红星公司、宁河当地知名酒企义聚永等共同打造“湿地酒都”产业集群。
“这套盘活方案,不仅让我们公司得以改造升级、扩大产能,还让我们打造的工业旅游新业态获得了新的发展可能,这有助于公司推进全国化战略、品牌升级焕新,以及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芦台春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建新告诉澎湃新闻。
据宁河经开实业招商部负责人刘颖介绍,在红星公司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推进过程中,为了加快进度,宁河经开实业做了全流程模拟图,确保项目选址、土地盘活、项目建设“三同时”办理,由垂直串联审批变为多部门联动并联审批,大大压缩手续办理期限,原计划20个月完成的前期工作仅用时7个月,用最短时间有效破解了多处房产置换、国有土地收回收购、多部门并联审批等复杂问题。
:多部门联动并联审批,高效服务企业。宁河融媒 图
据悉,红星公司、芦台春公司两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年产值7亿元、年税收3亿元。
“在低效资产盘活过程中,我们以系统性、综合性的眼光看待项目,希望各方资源精准发力、形成合力,继而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向资源‘存量’要发展‘增量’,让市场真正‘热’起来。”刘颖向澎湃新闻表示。
让营商环境“优”起来:实现盘活存量和产业提级“双赢”
在盘活存量资源行动中,宁河区以“老资源”培养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盘活存量和产业提级“双赢”。
“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在港湾大厦盘活过程中,宁河区解遗办先后接洽过十几家意向投资企业,与投资意向较强和较有实力的企业深度对接,宁河区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座谈,为盘活存量资源相关企业做好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
在红星公司与芦台春公司土地置换过程中,盘活存量资源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企业,向企业宣讲盘活存量资源相关政策,企业有问题直接电话咨询相关部门负责人,签署相关合同时也都有专班工作人员陪同指导。
“扩产投资对芦台春而言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相关部门的全程陪伴让我们感觉踏实多了。”刘建新告诉澎湃新闻,“这几年,我们明显感觉到宁河区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服务企业,把对企业有利的政策、培训活动对接给企业,尽心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是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桥梁、纽带,力争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企业发展了园区才能发展,区域经济也才能高质量发展。”刘颖向澎湃新闻表示。
2024年,宁河区成果丰硕,梳理存量资产259项,盘活74项,26万平方米土地和厂房重焕生机,创收超18亿元,部分地块实现从“零收益”到“亩均20万元”的飞跃。这些盘活的资源,为宁河区主导产业及预制食品、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025年,宁河区目标明确,重点在产业发展上提质升级,聚焦“五新”产业,加速优质企业集聚。推进“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利用宁河生态优势,释放文旅、康养资源价值。计划再盘活20万平方米闲置资源,将近6000套闲置农房纳入盘活名单,发展特色民宿,同时结合低空经济产业园,盘活现代产业区闲置厂房,规划城区存量资源建设配套设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容错机制,完善盘活存量资源的“宁河路径”。
宁河区发改委投资科科长王芳表示:“2025年,我们将边摸排边梳理,边分析边推动,用足用好市级平台,灵活运用政策,解决更多疑难问题,把‘包袱’变财富。”宁河区正以坚定的决心和创新的举措,在盘活存量资源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区域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有话要说...